186-7667-0909

您现在的位置是:深圳法律服务网>律师文集>正文

【债权债务】未约定还款期限,借款利息是否会过诉讼时效

来源:网络   作者:未知  时间:2016-01-12

【案情】

  201221日,王某孟某借款10万元,双方约定月息2分,利息按月支付,但未约定还款期限。王某在支付了5个月的利息后就未再支付本金及利息。201541日,孟某向法院起诉,要求王某支付本金及利息,王某辩称本案支付本金及利息的诉请已过诉讼时效。法律咨询请拨打40088050084008806880法律百事通咨询热线,或关注微信公众订阅号law4008806880直接咨询,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服务。


  【分歧】

  对于本案要求支付利息的诉请是否已过诉讼时效存在争议。

  第一种意见认为,支付利息的诉请未过诉讼时效。《合同法》第二百零六条规定,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。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,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,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;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。本案中,双方未约定借款的还款期限,因此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,在贷款人未催告借款人返还前,诉讼时效未开始计算,也不存在超过诉讼时效的可能。这里的借款当然也包括利息在内,因此,本案支付利息的诉请未过诉讼时效。

  第二种意见认为,支付利息的诉请已过诉讼时效。本案中,双方只是对借款本金未约定还款期限,而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是有约定的,即按月支付。因此,对借款利息不适用《合同法》第二百零六条的规定,其诉讼时效应从借款人不再支付利息的时候开始计算。本案中,王某20118月便不再支付利息,因此,诉讼时效最迟应在201191日开始计算,而孟某2014410日起诉明显已过诉讼时效。

  第三种意见认为,支付利息的诉请只是部分已过诉讼时效。本案中双方约定的利息支付的债务属于定期给付债务,每期的利息应分别计算诉讼时效。

  【评析】

  笔者同意第三种意见,理由如下:

  《合同法》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,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,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。第二百零五条规定,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。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,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,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,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;借款期间一年以上的,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,剩余期间不满一年的,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。因此,根据体系解释,《合同法》第二百零六条规定的借款仅仅指的是借款本金,不包括借款利息。因此,借款利息不适用《合同法》第二百零六条的规定,其在贷款人未催告借款人返还前还是有计算诉讼时效的可能。

  同一债务分期履行应与定期给付债务相区分,定期给付债务是继续性合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持续定期发生债务,比如在租赁关系中,出租人与承租人的债权债务是在合同履行中不断产生的,承租人支付的每一期租金都是其在一定时期使用租赁物的对价,在使用租赁物之前,租金债务并未发生,因而在各期债务清偿期届满后,出租人对承租人的债权都是独立的,诉讼时效的起算也因每笔债务的独立性而分别计算。显然本案的利息支付属于定期给付债务而非同一债务的分期履行,因此其不适用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》第五条的规定,即“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,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”。因此,本案的借款利息的诉讼时效应分别计算。

  本案中,借款人王某20118月便不再支付利息,此时贷款人孟某知道或应当知道其8月份借款利息支付请求权已被侵害,此时即是8月份借款利息支付请求权诉讼时效计算的开始。同理,贷款人于2014410日起诉,因诉讼时效为2年,法院最多只能支持2年的借款利息,也即2012410日之前的利息已过诉讼时效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【法律百事通】重在普及法律常识,微信公众号


添加微信×

扫描添加微信